請教用什麼軟件、方法才能複製跟原裝CD品質一樣的CD? 
 

請教用什麼軟件、方法才能複製跟原裝CD品質一樣的CD?
Q:
我用EZCD5複製燒錄的CD音質跟母碟音質有點差異,請教如何才能燒錄高品質的CD?
A:
紹一下CD傳輸的新方法,如何做到無損和盡量小的文件

最近這裡有人提供了CDimage下載(包括我自己),這對有寬帶和燒錄機的朋友有很大幫助。因為畢竟原版cd價格高昂並且不好買
到。複製的CD效果比Mp3好不少,即使是320kbps的mp3,在高頻部分還是有失真。

但是最近我發現用CloneCD等軟件做image檔並不科學,複製audioCD並不是0101複製那麼簡單。CD和VCD等其它資料碟的記錄
方式不一樣,並沒有使用ECC效驗。而且存在JETTER問題。導致即使clone的CD資料完全一樣,但是音質卻會有差別。

一般轉錄作因時基誤差,是數位音訊音質劣化的殺手。 Jitter 造成聲音的改變可是成因卻非資料本身的錯誤,而是資料的時間
部分出錯了。在之前數位化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一個取樣點包括振幅和時間這兩項資料,而 jitter 造成振幅沒有在準確的時間呈現
出來,因此造成波型扭曲。在普通的 CD Player 中,由於讀取機構是由資料流量來判斷轉速是否合宜,而電路的工作時脈又是
以讀出的一連串數位訊號的多少來決定,因此當轉速不穩定時,每秒讀出的資料數量就有誤差,而電路工作時脈就受到影響,
由電路工作時間所決定的各個取樣點的出現時間與實際的時間就產生誤差,這就是 jitter 的成因。還有很多影響工作時脈的原因
都可能造成 jitter ,例如 CD 的重量與厚度是否均勻影響轉動穩定性,反射面的材質, CD 轉盤到 DAC 之間的連接線,都會造
成 jitter 而影響音質。要避免 jitter 發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re-clock ,將接收的數位訊號先存到緩衝記憶體中,然後用一個精準的
時鐘重新排列這些數位訊號,並且讓後續的數位電路都以這個時鐘為運作基制。有些 Hi-End 器材使用不同於一般 S/PDIF 的單
線數位傳輸介面,加入包含時鐘訊號的接線用意即在此。 

  或許讀者仍對於所謂資料正確但是音質受到影響感到疑惑,為了讓對 jitter 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此提出一個實驗結果。先準備
一張音樂 CD ,然後複製成另外一張,並用抓音軌軟體保證這兩張 CD 的資料內容是相同的,可是放到 CD Player 中聆聽,卻發
現兩張 CD 的音質有很大差異。我們懷疑 CD Player 的讀取機制不如電腦光碟機精準,因此準備了專業用音效卡 CardDeluxe 來
做數位錄音,將 CD Player 的數位輸出 (SPDIF Out) 接至音效卡上。經過多次的比對,我們發現數位錄音的結果與直接抓音軌的
資料內容相同,也就是說 CD Player 讀取並沒有問題,影響音質的主要原因是 jitter 。單位時間資料流量不穩定的變動造成 jitter 
,但這些資料內容本身並沒有出錯,因此不能單從數位錄音的資料發現錯誤。一般來講,除非設計上有瑕疵, jitter 要大到使資
料內容出錯是不可能的。

 音樂 CD 的複製,終極目標是音質與來源 CD 相同,要達到這個目的要分為兩個層面討論,首先是資料的正確性,再來是降
低 Jitter 。 

  音樂 CD 的主要偵錯機制在於 C1/C2 編碼和 subcode ,雖然沒有 CD-ROM 的 ECC/EDC 編碼嚴謹,但只要是輕微的刮傷,
還是能重建完整的資料。在複製音樂 CD 時,最好的辦法是先將音軌資料抓到硬碟裡,然後再從硬碟燒錄。直接對燒的壞處在
於當光碟機發現音軌有問題時,沒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多讀幾次確定資料內容,因此很容易燒出爆音,而且刮痕太嚴重時,過多
無法讀出的資料甚至會造成燒錄中斷,變成杯墊一張。 

  抓音軌時光碟機的品質與抓取模式對資料的正確性影響甚大。有些光碟機抓音軌的速度很慢,也有些光碟機抓得很快卻爆
音連連。當光碟機抓取的資料量超過本身 cache 負荷時,光碟機必須暫停讀取,等 cache 有空間了才能繼續。有些光碟機在經
歷這暫停再讀取的過程,再次讀取的位置會跟停止前的位置不同,造成資料的斷層,也就是爆音的出現,這就是抓音軌不宜一
味求快的主因。要有優良的抓音軌能力,光碟機必須要具備 Accurate Stream 的功能,這樣就能避免以上緩衝區滿載重讀出錯的
問題發生,更進階的功能是 C2 錯誤資訊擷取功能,也就是當光碟機再抓音軌時會同時偵測 C2 編碼,如果出錯的話會自動重
新讀取,沒有錯的話就繼續向下讀,這對於資料的正確性與速度有顯著幫助。綜合以上要求,推薦 TEAC 和 Plextor 出品的 
CDROM 作為抓音軌的來源,尤其是 Plextor, yax 牌 的機種,速度特別出眾。另外在抓音軌時很多人喜歡用 Burst Mode 求其速度
快,但是這種讀取方式是只讀一次不回頭的,如果片子很乾淨的話還不會出什麼問題,如果有刮痕的話就難保不會爆音連連,
何況當遇到刮痕時光碟機常常要降速,讀過了又加速,反覆加速減速嚴重影響光碟機壽命,因此實在不建議使用 smart Burst 
Mode 。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發現將燒好的片子中的音軌抓出來跟從來源片的音軌做比較,來自燒片的 wav 檔音樂資料前面總是多
了一些為 0 的 sample ,可是檔案總長度卻沒有改變。我們稱這種情形叫做 offset 。這些 0 的來源有兩個,分別是抓音軌的光碟
機的 Read Offset 和燒錄機的 Write Offset 。之所以會有 Read Offset 是因為光碟機讀寫頭認為自己所在的位置跟實際上資料出現
的位置有誤差,而這個誤差是個定值,因此當音軌抓出來的時候,總是與原始資料產生位移,於檔案開頭多個幾個 0 或是少了
幾個 0( 以上是以假設這片 CD 每一軌之間都是靜音來討論 ) ,而在這些 0 之後的資料又跟原始波型完全相同。同理燒錄機的 
Write Offset 成因也是一樣。這些 Offset 並不會影響音質,只是資料和來源有了些微的差異,但大體上資料還是相同的。目前能
夠克服 offset 問題的抓音軌軟體和燒錄軟體非常少見,個人推薦使用免費軟體 Exact Audio Copy( 網頁 
http://www.exactaudiocopy.de/ ) ,不但可以單獨設定各光碟機與燒錄機的 offset ,又有獨特的抓音軌方式 Secure Mode 將每個 
frame 至少重複讀取兩次,如果資料不同會重複讀取到最多 82 次直到確定資料內容,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因此將 EAC 可以
做出無論用什麼軟體抓音軌內容都與來源片完全一樣的燒片,將其譽為燒錄音樂 CD 資料正確性的第一解決方案並不為過。 

  接下來要解決的是 jitter 的問題。影響的 jitter 層面很廣,舉凡燒錄的速度,空片的材質,燒錄機的電源等都會影響。筆者
參考日本的燒片測試網站 http://www.ne.jp/asahi/fa/efu/media/media.html 後發現以水藍片的 jitter 較小,金片最大,而不同的燒錄機
各有 jitter 最低的燒錄倍速。為了降低 jitter 我們建議購買日制 That's 水藍片或是三菱湛藍片並且調整燒錄速度求取最佳狀況,而
且避免開啟 Just-Link 或是 Burn-Proof 以免造成資料斷層。很可惜的是雖然經過這一連串的努力,燒錄出來的片子跟原版 CD 還
是有所差異,所以為了尊重著作權與音質表現,請大家還是支持原版 CD 。不過台灣很多盜版音樂 CD 的 jitter 很大造成音質跟
原版片有很大的差異,我們發現用以上的方法燒出來的片子聲音還比較好。這也告訴我們 jitter 是可以在事後處理加以改善的。


這段出自 http://www.dearhoney.idv.tw/Audio/LukeLo20010705/ 作者LukeLo

這也是為什麼想要得到良好音質的mp3必須經過wav這一道程序的原因
同樣的,想要得到比較完美的CD複製也需要使用EAC。不過方法上有一些差異

首先用EAC抓軌蔣整張CD轉成帶有gap的一個大wave檔和一個CUE檔,CUE當裡包含了這個wav檔中每個track的起始位置和gap
時間,在燒入時就使用支持CUE的燒錄軟體(EAC本身也支持燒錄)直接燒錄。

在網路上傳輸時當然希望文件越小越好,想要達到無損壓縮就用一個叫Monkey`s Audio的軟件,壓縮wav的比率是 2:1左右,
所以一張700m的CD壓縮後大約是320M。壓縮和解壓耗時大約2分鐘


具體細節見短歌行文章: http://www.audio100.com/cgi-bin/sof...ass=1&softid=24

下面是短歌行的對monkey audio是否無損壓縮做的測試,注意和320kbps mp3的差別

http://www.audio100.com/cgi-bin/sof...lass=2&softid=2

這樣,放在網上提供下載的應該是無損壓縮的Ape檔(由monkey`s Audio產生),下載者再用monkeys audio解壓,並用支持cue
檔的燒入軟件還原成CD。經過這樣的步驟,複製的質量就完全取決於EAC抓wav時盤片和燒錄機的質量以及下載者燒錄碟的質
量了。

忘了說了,如果只喜歡CD中的某一首歌,只要用EAC抓取單一track後壓縮即可,願意的話,多琢磨琢磨還可以自己做一張精選
集哦~


APE檔可以不解壓用WINAMP播放

Monkey`s Audio 下載
http://www.monkeysaudio.com/